《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集》更新时间:2024-06-27 14:10:23
温病
叔和热病混伤寒,寒温都乱后学难,
表里皆虚皆荣热,生津平泄保中愈。
霍乱理中汤证
吐利寒热头腹疼,不渴理中渴五苓,
热汗绞痛呕不利,泻心热用黄连芩。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四逆加人参汤证
吐利汗厥小便利,补土回阳四逆剂,
吐利已止汗厥微,通脉四逆加猪进。
桂枝汤证
吐利止而身痛仍,里气已和表邪存,
和表宜用桂枝汤,耗气伤中方杀人!
暍病即中暑
寒热汗出肢骨痛,脉微齿燥身复重,
渴燥人参白虎汤,否则理中加参用;
暑月外感有伤寒,保液保中辛散痊,
冰糖葱姜芝麻豆,发汗之中法最完;
麻黄汤耗气伤津,冬时严寒须慎用,
暑天不宜也,此方可代麻黄汤。
湿病
湿属太阴湿土气,太阳痛烦脉沉细,
尿涩屎滑热发黄,舌脂头汗欲覆被。
桂枝附子汤、桂枝加白术汤证
呕而不渴脉浮虚,桂枝附子汤主之,
尿利尿硬忌疏泄,去桂加术去湿宜。
甘草附子汤证
骨节烦痛近更剧,尿涩汗出又短气,
恶风微肿甘附汤,都是湿家本病义。
痉病
太阳发热脉沉细,背张口禁头自摇,
失汗失血复外感,柔刚桂麻葛根证。
差后复劳
喜唾胃寒理中操,虚羸逆吐竹药膏,
腰下水气牡泽散,更见发热小柴消;
脉浮汗解况突攻,瘀热壅闷枳栀通,
日暮微烦须损食,差后莫劳静养中。
阴阳易
身重少气少腹急,阴中筋挛拘腰膝,
热卫头重眼生花,烧裈散妙病机宜。
类篇总结
类篇亦是太阳证,不与伤寒同一论,
温病剥出伤寒外,伤寒不混都不混。
【注释】
(1)“穿”字原文作“窜”。
(2)“注解”见《伤寒论方解篇》
(3)此首歌括以介绍白虎汤证为主,但歌括中提及了人参白虎汤。以下歌括名称中加括号处理者同此意。
(4)此首歌括分别介绍了四逆汤证、桂枝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