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集》更新时间:2024-06-27 14:10:23
乌梅丸证
厥阴脉细热厥还,消卫热疼饥蛔连,
水火土木都作病,温清兼用乌梅丸。
当归四逆汤证
厥阴肢寒脉细绝,浮革肠鸣归四逆,
其人平日有内寒,当归四逆加茱萸。
四逆汤证
肢冷腹痛为冷结,汗出热在内拘急,
腹痛转气趋少腹,下利恶寒皆四逆。
干姜人参连芩汤证
自利有经吐下伤,寒格原属四逆当,
食入仍吐寒格热,热用芩连寒参姜。
茯苓甘草汤、吴茱萸汤证
厥而心悸先治水,茯苓甘草法为美,
干呕项痛吐沫涎,土被木贼宜温胃。
瓜蒂散证
饥不能食脉乍紧,胸中烦满手足冷,
胸中有邪当吐之,瓜蒂散方用宜慎。
麻黄升降汤证
下后寸沉尺不至,咽痛吐脓又泄利,
胆肺肝脾不降升,表里风燥伤中气。
厥热胜负
先厥后热必自愈,先热后厥病增剧,
热少厥多阳将亡,厥少热多便血倒;
先厥后热热有余,反汗出者必喉痹,
不痹必定便脓血,总是固热皆为吉;
热除欲食病将澈,若厥呕烦满胸胁,
虽厥已见胆热生,肝胆同气必便血;
虽然厥逆脉见促,阳为阴格不下合,
可将阴穴重灸之,助阳胜阴气即和;
诸四逆厥下则死,厥深热深热宜止,
反发其汗风火动,口伤烂赤阴伤已。
阳绝死证
发热利甚厥燥残,反喘无脉灸不达,
汗出不止与脉实,厥阴阳绝活命难。
阳回不死证
沉弦浮滑转弱数,面赤郁冒汗微出,
弱数而渴热微微,利皆欲止是阳复。
白头翁汤、小承气汤、栀子豉汤证
热利下重白头翁,利有燥屎谵语攻,
利后烦濡栀豉汤,皆非厥阴本病中。
厥阴篇总结
厥阴一病木克土,热为子气寒为母,
阴极之脏亦阳生,热吉厥凶中气主。
六篇总结
营卫脏腑寒热耳,表里分清是真理,
先将六经病隔清,提问温病眉目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