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网 www.medtcm.com

医学源流论

·徐大椿4.04万字

共收集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并各科)、古今。

医学真传

·高秉钧2.90万字

全书共43篇,阐述病因、病理、诊治要则、用药及辨药大略。作者学验俱中,其理论宗法《内经》、《难经》与《伤寒论》又兼采诸家之长。善于辨别疑似之证,力究疾病原委,治病反对拘泥成方,论述简要切实。

医学纲目

·楼英91.69万字

卷一至九为“阴阳脏腑部”,卷十至二十九介绍各脏腑有关病证治,卷三十至三十三为伤寒部,卷三十四至三十五为妇人部,卷三十六至三十九为小儿部,卷四十为运气部。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45.86万字

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病例及方剂,以及张锡纯先生的评点文章。全书载案逾千,轻浅之病记载稍略,重病、久病或专示病案者,观察记载无不详细贴切,首尾完整。

医学见能

·唐容川3.02万字

首先列出生理上脏腑、经络的体和用,以及四诊概要,而后归纳了许多证治,提纲挈领,辨证简要,用药平正,使读者记诵、思维,易于掌握辨证施治的大法,不致茫无所措。

医学读书记

·尤怡2.35万字

全书共分86个标题,涉及中医基础、诊断、辨证、治法、方药、病证、针灸、五运六气、医籍校勘正误析疑以及医家述评等多方面的内容。

医学集成

·刘清臣9.10万字

卷一医学总论,论述阴阳、脏腑、诊法等;卷二-三介绍伤寒、瘟疫、内科杂病、妇产、小儿及疮症;卷四医案、十四经脉图及经穴歌、程钟龄医门八法等。

医宗己任编

·高鼓峰7.72万字

分八卷,卷一至卷三为“四明心法”,卷四为“四明医案”,卷五“东庄医案”为吕用晦临床治验笔记,卷六至卷八为“西塘感证”。

医宗金鉴

·吴谦82.00万字

全书分15篇,共90卷。其中《伤寒》、《金匮》两篇集各家注解之大成,其他各篇则以歌诀形式,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眼、针灸、正骨等各科的辨证治疗,图文并茂,并汇集了大量方剂。

医效秘传

·叶天士3.37万字

前二卷以辨析伤寒及伤寒诸证为主,兼论多种温病,俾伤寒温病之辨当有所遵循。并补入《温热论》;卷三列述阴阳升降之理,切脉审证之要;书末附方80首。

医方考

明代·吴昆11.49万字

为历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收集历代常用方700余首,按病症分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等44类,每类下集同类方若干首,揆之于经,酌以己见,订之于证,发其微义,对各方阐明其组成、方义、功用及药物配伍。

医方论

·费伯雄3.05万字

本书系根据汪昂《医方集解》中的方剂次序,删去原书各方的主治与注文,然后逐方予以评述。

医旨绪余

·孙一奎5.38万字

本书内容涉及太极图抄引、太极图说、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 、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命门图说、右肾水火辩、七节之旁中有小心、问诊三焦包络、脉义、问手心主等。

医暇卮言

·程林2.96万字

此书杂录各有关医药典故,并予述说,演成此帙。在杂谈自然、物理现象及释医中,虽然搜集了较多放失旧闻,但也掺杂了一些糟粕性内容。

医林改错

·王清任2.31万字

全书分上、下两卷。作者通过数十年对人体结构的观察研究,纠正了前人关于脏腑记载的一些错误。

医法圆通

·郑寿全6.74万字

以讨论杂病和常见病症为题目,辨明内外虚实、经方时方之要,再结合时弊详加论说,颇切临床实用。

医理真传

以元阴、元阳为人身立命之本立论,阐明治病分阴阳、辨虚实,探求乾坤坎离大旨,论阴阳之盈缩、生化之至理、用方用法圆通之妙义,释明“发病损伤各有不同,总以阴阳二字为主,阴盛则阳必衰,阳盛则阴必弱,不易之理也”。

医碥

·何梦瑶22.83万字

全书共7卷,前4卷除卷一开头有部分基础理论内容外,主要阐述内科杂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诊断及治疗方法,卷五论述四诊,最后两卷是方药 。

医经原旨

·薛雪21.98万字

作者十分推崇张景岳,故主要参酌《类经》中的注释,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书中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和疾病等类,共14篇。

医经国小

·佚名4.63万字

尝谓吴陵刘氏纯所辑玉机微义以发明之。复采集名论为初教之资也。并刻之。名曰医经国小。以传其书。首本草。次脉诀。次经络。次病机。次治法。次运气。凡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