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网 www.medtcm.com

刺灸心法要诀

·吴谦4.86万字

刺灸心法要诀,针灸著作。八卷(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九-八十六)。清太医院编。刊于1742年。

厘正按摩要术

·张振鉴4.70万字

4卷。清代张筱衫(醴泉、振鋆)辑。成书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此书乃取明代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进行删繁、订正、增补、重编而成。

奇经八脉考

·李时珍1.19万字

历代医家对奇经八脉颇多研究,李时珍因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故对此详加考证,著成《奇经八脉考》。

子午流注说难

近代·吴棹仙2.15万字

本书首为子午流注环周图及其介绍。后分上、下两卷。上卷本输穴说难,下卷介绍与子午流注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与针灸手法,并有医案七则。书末附本输穴即景诗十二首。

子午流注针经

何若愚在继承发扬《黄帝内经》《难经》中有关天人相应、气血流注、按时盛衰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产生的十二经脉的气血盛衰情况,按时选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

宋本备急灸法

·闻人耆年1.12万字

介绍诸发、肠痈、溺水、自缴、蛇咬伤等22种急证灸治方,每方均记出处,并有简明图说。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王国瑞1.82万字

托名扁鹊所传,聊以自重。书中载一百二十穴玉龙歌(简称玉龙歌)等针灸歌诀多首和其他针灸治法,书中所述王氏家传的针灸经验,颇有独到之处。现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推拿抉微

民国·涂蔚生9.66万字

以《保赤推拿法》一书为基础,参考《推拿广意》,以及唐容川、陈紫山、陈飞霞等人有关推拿论述编成此书。第一卷(集)介绍认症法;第二卷论述推拿手法;第三-四卷为16科多种病症的药物处方。

普济方针灸

·朱梓27.12万字

前8卷是针灸理论篇,首载历代医著中的序言和歌赋,其次是对针灸学中的经脉、九针、取穴、补泻、灸法、气血流注、针灸宜忌等诸多内容的具体论述。最后是经络腧穴内容。后8卷是针灸治疗篇,分述了207种病症的针灸治疗。

灸法秘传

·雷少逸9.68千字

容有正面(穴)图,背面(穴)图、指节图、灸盏图、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全书主体部分为中风、尸厥应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书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法。

炙膏肓腧穴法

不详·佚名3.81千字

炙膏肓腧穴法是中医按摩穴位,出自孙真人《千金方》论。

穴道秘书

·杨成博1.83千字

《穴道秘书》是杨成博所著一本遗传点脉秘书,出版于清朝。此书为遗传点脉秘书。

经穴汇解

·原昌克7.89万字

全书八卷,以《针灸甲乙经》为主,旁引28种中医占籍,分人体各部考定经穴、经外奇穴的位置、别名,并配合图解,图文并茂。

经络全书

四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

经络汇编

·翟良2.14万字

本书联系脏腑的属性、生理特点对十四经脉的循行、属络、经穴部位和主病等予以论述。并附脏腑经脉图及歌诀、手足经起止图、内景图和奇经八脉论等。

经络考

·张三锡1.88万字

前一部分分述十四经脉,每一经先论经络循行及主病,次脏腑形态,次经穴歌,次分寸歌,并分附腑图、经络图于后;后一部分分述人体四肢百骸的经络配属及其生理病理。

金针秘传

·方慎庵6.93万字

论述了针灸源流,骨度尺寸,经脉孔穴,经穴主治,临床常用手法等。是一本非常实用的针灸参考书。

针灸大全

·徐凤3.10万字

卷一包括针灸经穴、针灸宜忌及治疗歌诀22首;卷二为《标幽赋》全文及注释;卷三载周身折量法、取周身寸法及全身各部十二经穴位置七言诗;卷四为窦文真公八法流注、灵龟飞腾八法取穴时日歌及八法主治的各种病证及所用配穴。

针灸大成

·杨继洲19.90万字

卷1首载仰、伏人周身总穴图,针道源流,次载《针灸直指》,包括选自《内经》、《难经》17篇有关针灸论述;卷2为周身经穴赋、百症赋、标幽赋等10篇针灸歌赋。

针灸易学

·李守先2.02万字

卷上为针灸源流、手法和认症三部分,重点介绍了针灸的方法及要穴的应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卷下记述十四经穴及奇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