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有六要,即“辨析相类之脉,对举相反之脉,熟悉兼至之脉,察定平常本脉,准随时令变脉,确认真藏绝脉。”故将古今辨驳之语汇成编,对王叔和等诸贤之“微乖”也逐一刊正。
本书分脉象为二十七种,并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其他各脉分类归属于六脉之下,区分主脉与类似脉异同点。
主要内容包括石顽老人诊宗三昧、宗旨、医学、色脉、脉位、脉象、经络、师传三十二则、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弦缓、洪微、紧弱、长短、大小、芤濡、动伏、细疾等。
本书专论脉诊,滑氏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精脉学,他会通了元以前的脉学,结合自己的心得,撰成此书。全书除介绍脉法及其原理以外,凡脉的名称和形象,类分条析,扼要叙述,语简义尽。
“俗工取其便利,不究原委,家传户诵,熟在口头,守而勿失,宁敢于悖《内经》,不敢于悖《口诀》”,“佯为诊候,实盲无所知”,因而援据经旨,灿列图文,考校典章,衷极理要,辟非纠谬,正本清源,于是有本书之作。
本书论述了诊脉大法,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领。所统二十九脉的阴阳所属及其形象;详细辨析十二经脉源流、循行及病状,对于切脉法也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
内容包括内、外、妇等各科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7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明方药作用,以及配伍关系。每一证除有一个主治方外,还附有一备用方,以资互参。
《产宝》又名《经效产宝》,原书三卷,五十二篇,三百七十一方;强调妇女妊娠期以养胎保胎为主,治疗方面调理气血、补益脾肾为辅,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产科专着。
明·王化贞所著之《产鉴》内容丰富而精辟,论理扼要而详明,方药简当而切合临床实际,是中医妇产科学中一部好书。
本书卷上分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5门,每门分若干证候,计38条、39病证、41方;卷下分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证5门,共39条、41病证、42方。
龚廷贤,一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本述内容主要阐述调经和提高受孕几率经验方等等内容。
作者精选其中“壶天性果女丹十则”、“女金丹上下卷”、“樵阳经女丹修练”、“女功炼己还丹图说”、“女丹要言”、“西池集”六篇加以点校注释,书末还附“新女丹功法”。
此书是一部妇产科专著,系著者平昔辑前哲要语,分门别类汇集而成。其内容较全面系统,所列胎产证治甚详,方全法备,简明切要。选方既有传统古言,又有大量民间单方、验言,均为临床常用方。
分调经、虚劳、胎产、临产、杂证及产后6门,凌氏概述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及其证治方药。学术上重视养血补气、扶脾护胃,治疗多以十补丸、四物汤为主。全书条分缕晰,纲目分明。
本书广收先贤诸论,分调经、种子、胎前、临产、产后5门。门下所列病证,均以歌、论、脉、方编列,概括妇女诸病证之病因病机、脉象变化及其治则。
共分七卷,书中论述了经、带、胎、产各种疾病,计百余种。每病下设脉法、治法、用药和选方各项,从而将证治方药融为一体。每症除论及发病机理、脉象的细微变化、症状的关系外,对主方主药及变症用方,尤为详明。
上卷为月经病、带下病、乳房病及前阴诸病等妇科常见病证,凡15种,并附各证方药;下卷为妊娠病、产时病及产后病等产科常见病证,亦为15种,附各证方药,并列举临床病案。将妇科与产科疾病分类证治,是为本书的特点。
本书以问答体例,对妇科诸疾作扼要论述。上卷五十问,解答妇女生理、病理、经候、带下诸疾的证治;下卷五十问,论述妊娠、胎产及产后病证之证治。全书以问为目,以答为论,论后附方,见解精辟,是一部综合性妇科书籍。
《女科秘旨》是清人轮印禅师(公元1771——公元1711年)著的一部中医著作。
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旨哉是言。谈岐黄者讵得昧所自来乎。胎产之系人闻名于天下。闻渠有秘方一帙。递相师承。久而弗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