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网 www.medtcm.com

本草乘雅半偈

·卢之颐21.79万字

卢子颐27岁时父亲去世,生前曾嘱咐他续成此书。卢氏尊父命续编《本草》,在其父《本草纲目博议》的基础上,经十八年,写成了《本草乘雅半偈》一书。

本草从新

·吴仪洛13.18万字

载药720余种,按《本草纲目》分类方法排列每药述性味、主治、功用、辨伪、修治等。多结合作者经验,并广泛总结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

本草便读

·张秉成6.51万字

本书将常用药物580种,参照《本草纲目》分为山草、隰草……等24类。每药之性味功治皆编成一、二联或三、四联语以为概括,然后附注文进一步阐解。

本草分经

·姚澜2.79万字

本书按药物归经理论进行编写。将药物分成通经络的药物(即按照十二经及奇经循行的药物)与不循经络的杂品。并用简明的注文形式阐述药性、主治等内容。

本草图经

·苏颂9.22万字

共 20卷。目录1卷。成书于1061年。本书收集全国各郡县的草药图,参考各家学说整理而成。

本草备要

·汪昂10.65万字

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述所八经络、功用、主治,并根据药物所属之“十剂”,分记于该药之首。后世刊本又增附药图400余幅,更臻完善。

本草害利

·凌奂4.39万字

作者得其师吴古年《本草分队》,遂以此为基础,集诸家本草药论,补入药物有害于疾病之内容,更名《本草害利》。

本草崇原

·张志聪、高世栻7.53万字

此书摘录《本草纲目》中本经药233味,(另有附品56种),作“崇原”之论,药分上中下三品,从药物性味、生成、阴阳五行属性、形色等入手,结合主治疾病之机理,阐明功效,崇本求原思想。

本草思辨录

·周岩8.76万字

本书主要根据张仲景立方之义,就《伤寒杂病论》所涉128种药物的药性进行了讨论。认为仲景用药皆本《神农本草经》,故《神农本草经》等书是经典,不能轻易改动。

本草择要纲目

·蒋介繁5.23万字

共2卷。蒋介繁辑。初刊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此书收药356种。

本草撮要

·陈其瑞4.32万字

博采古今各大家所着方药。删繁就简。注于每药之下。逐一注明。不加臆说。次第录成。置之案头。以便查阅。

本草新编

·陈士铎16.45万字

全书共分五卷,卷一至五,以药名为纲,列举了二百七十二昧药物,对每一味药物,均先述功效于前,继发尚论于后。其对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论述。

本草易读

·汪讱庵15.31万字

本书从性味、功效、主治、形态与产地,再列验方及诸方。按部查症,按症寻药寻方,对中医的初学者及临床,易俗便读。

本草纲目

·李时珍18.93万字

五十二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

本草经解

·叶天士5.75万字

选录了《神农本草经》的药物117种,其他本草书中的药物57种,共174种常用药物。对《本经》等书的原文作了必要的注解。

本草经集注

南朝·梁·陶弘景7.47万字

共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个进步,但每类之中仍分三品。

本草蒙筌

·陈嘉谟11.71万字

全书共十二卷,按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部共分为十部,收入药物448种,附录388种。每种药物,对其气味、升降、五行属性、有毒无毒、产地、优劣、采集、炮制、藏留、归经、主治等,均作了较为详细地介绍。

本草衍义

·寇宗奭4.63万字

参考有关文献及寇氏自己的辨药、用药经验,作进一步辨析与讨论。其内容涉及各种药物的名义、产地、形色、性状、采收、真伪鉴别、炮制、制剂、药性、功能、主治、禁忌等以及用药方法等方面。

汤液本草

·王好古4.27万字

以本草、汤液(经方)为正学,故撰此书。上卷为药性总论,中下两卷记载242种药物。

洪氏集验方

·洪遵1.98万字

本书收集前人医方和经用效验方共167首,分载于伤寒、中风、痢疟、霍乱、虚损、疮疽、痔漏、癣疥、妇产、小儿,以及口、眼、喉诸病门中,按方说明药品、剂量及用法,间有论证,或附己之实践,或征目睹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