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网 www.medtcm.com

千金翼方

·孙思邈28.71万字

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以千金来命名此书极为恰当。

千金食治

·孙思邈1.30万字

《千金食治》即是“备急千金要方”原书的第26卷,书中论述了日常生活里所食用的果、菜、谷、肉的性、味、药理作用、服食禁忌及治疗效果等。

博济方

宋·庆历七年·王衮4.72万字

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

史载之方

·史堪3.41万字

方书,2卷。或谓即《指南方》。北宋史堪(载之)撰于元丰八年(1085)。兼收医论、医方。医论有四时正脉、运气生病、脉要精微、伤寒论、为医总论等。

名医别录

魏晋·陶弘景3.87万字

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原书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经集注》时,在收载《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的同时,又辑入本书的365种药物,使本书的基本内容保存下来。

吴普本草

魏晋·吴普7.67千字

共6卷。魏吴普约撰于公元3世纪初期。载药441种。讨论药性寒温五味良毒,最为详悉。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佚名4.39万字

卷上论处方、合和、服饵、用药、畏恶相反、服药食忌、炮炙,卷中论中风、伤寒、瘴疟、伤寒十劝,卷下论诸气、痰饮咳嗽、诸虚、积热、泻痢、痈疽、妇人及小儿诸疾。

增订十药神书

·佚名8.60千字

收录10个治疗虚劳吐血的经验方。此书以周杨俊最初刻本为底本,增加程永培评注、陈修园详注、林寿萱歌括、潘霨眉批。

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39.70万字

本书共30卷,以各科医方为主,并涉食疗、养生、脉法、针灸等,内容宏富,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12.58万字

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是中医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

奇效简便良方

·丁尧臣4.99万字

全书四卷,载方千数,分列为十八门。有头面、耳目、口鼻、喉舌齿牙齿、身体、四肢、胸胃心腹、杂症;妇女、胎产、小儿、痘疹、痧症霍乱、便淋泻痢;痔漏脱肛、损伤、痈疽、疮毒、中毒急救。

孙真人海上方

·孙思邈3.73千字

托名唐·孙思邈撰(据《郑堂读书记》记载,当为宋·钱竽撰)。书中列常见120余种病证的单验方,每病编成七言歌诀,便于习诵。

得配本草

·严西亭7.97万字

共10卷,载药655味。每药记载畏恶反使,主治功能,配伍运用,辨药优劣,炮制,禁忌,怪症专治等与临床用药紧要内容。其中尤以药物的简单适宜配伍有特色,故书名为“得配”。

急救便方

·文晟1.20万字

本书所录方剂均为临床急救用药。附于《外科摘录》。书中列救自缢、救溺死、救冻死、救火伤等二十病,列方百余首,以单方为主。所录方剂用药简单易求,便于选用。

新修本草

·苏敬等11.56万字

以陶宏景的《本草经集注》为基础,纠正某些错误,又增益一百二十种药物,收药连八百五十种。共五四卷,其中有彩色图谱二十五卷。

时方妙用

·陈修园4.16万字

述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眼科等多种常见病症,重点介绍这些病症的常用方。全书首论四诊,后分门别类各以病证为主,配以主治方剂和加减用法。

时方歌括

·陈修园2.75万字

本书共收录了唐、宋以后的中医常用方剂一百零八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并将各方韵为歌诀。每首方剂之后,在按语中补充了该方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并用现代中医的方药理论予以简明扼要的分析。

时病论歌括新编

民国·周选堂3.91万字

一部针对时令性疾病(简称“时病”)的医学著作,旨在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实践,为时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指导。

普济本事方

南宋·许叔微3.44万字

全书10卷,分为23门。包括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病等脏脏常见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诸证,伤寒时疫证等。

本经逢原

·张璐14.35万字

全书分四卷,记述700余种药物,以临床实用为主。本书是一部佳作,独到见解,使人阅后一目了然,发人思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