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
《伤寒论》
甘草四两,炙 (12g) 生姜三两,切 (9g) 桂枝三两,去皮 (9g) 人参二两 (6g) 生地黄一斤 (50g) 阿胶二两 (6g) 麦门冬半升,去心 (10g) 麻仁半升 (10g) 大枣三十枚,擘 (10枚)
祛湿剂
《脾胃论》
羌活 独活各一钱 (各6g) 藁本 防风 炙甘草,各五分 (各3g) 蔓荆子三分 (2g) 川芎二分 (1.5g)
理气剂
《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
金铃子 玄胡各一两 (各30g)
固涩剂
《医方集解》
沙苑蒺藜炒 芡实蒸 莲须各二两 (各60g) 龙骨酥炙 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 (各30g)
清热剂
《温病条辨》
青蒿二钱 (9g,后下或泡服) 鳖甲五钱 (15g,先煎) 细生地四钱 (12g) 知母二钱 (6g) 丹皮三钱 (9g)
消食剂
《丹溪心法》
山楂六两 (180g) 神曲二两 (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 (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一两 (各30g)
理气剂
《内外伤辨惑论》
厚朴姜制 陈皮去白,各一两 (各30g) 炙甘草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钱 (各15g) 干姜七分 (2g)
理血剂
《丹溪心法》
青黛水飞 (6g) 瓜蒌仁去油 (9g) 海粉 (9g) 山栀子炒黑 (9g) 诃子 (6g)
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香附子 紫苏叶 各四两 (120g) 炙甘草 一两 (30g) 陈皮二两 (60g)
祛暑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香薷去土一斤 (500g) 白扁豆微炒 厚朴去粗皮姜制,各半斤 (250g)
解表剂
《伤寒论》
桂枝三两 (9g) 芍药三两 (9g) 炙甘草 二两 (6g) 生姜三两 (9g) 大枣十二枚 (3g)
理血剂
《金匮要略》
桂枝 茯苓 丹皮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9g)
祛暑剂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茯苓一两 (30g) 甘草二两,炙 (60g) 白术半两 (15g) 泽泻一两 (30g) 官桂去皮,二两 (15g) 石膏二两 (60g) 寒水石二两 (60g) 滑石四两 (120g) 猪苓半两 (15g)
治燥剂
《温病条辨》
桑叶一钱 (3g) 杏仁一钱五分 (4.5g) 沙参二钱 (6g) 象贝一钱 (3g) 香豉一钱 (3g) 栀皮一钱 (3g) 梨皮一钱 (3g)
解表剂
《温病条辨》
桑叶二钱五分 (7.5g) 菊花一钱 (3g) 杏仁二钱 (6g) 连翘一钱五分 (5g) 薄荷八分 (2.5g) 苦桔梗二钱 (6g) 生甘草八分 (2.5g) 芦根二钱 (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