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涩剂
《本草衍义》
桑螵蛸 远志 菖蒲 龙骨 人参 茯神 当归 龟甲酥炙,以上各一两 (各30g)
解表剂
《伤寒六书》
柴胡 (6g) 干葛 (9g) 甘草 (3g) 黄芩 (6g) 羌活 (3g) 白芷 (3g) 芍药 (6g) 桔梗 (3g) 石膏 (3g)
理血剂
《伤寒论》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12g) 大黄四两 (12g) 桂枝去皮二两 (6g) 炙甘草,二两 (6g) 芒硝二两 (6g)
治风剂
《外科正宗》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钱 (各6g) 甘草 木通 各五分 (各3g)
驱虫剂
《伤寒论》
乌梅三百枚 (480g) 细辛六两 (180g) 干姜十两 (300g) 黄连十六两 (480g) 当归四两 (120g) 附子六两,炮去皮 (180g) 蜀椒四两,出汗 (120g) 桂枝六两,去皮 (180g) 人参六两 (180g) 黄柏六两 (180g)
治燥剂
《温病条辨》
沙参三钱 (9g) 麦冬五钱 (15g) 冰糖一钱 (3g) 细生地五钱 (15g) 玉竹炒香,一钱五分 (4.5g)
固涩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 当归 白术焙 各六钱 (各18g) 肉豆蔻面裹,煨,半两 (15g) 肉桂 炙甘草,各八钱 (各24g) 白芍药一两六钱 (48g) 木香一两四钱 (42g) 诃子去核,一两二钱 (36g) 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 (108g)
祛湿剂
《伤寒论》
茯苓三两 (9g) 芍药三两 (9g) 白术二两 (6g) 生姜切三两 (9g)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9g)
祛湿剂
《伤寒论》
茵陈六两 (18g) 栀子十四枚 (12g) 大黄二两 (6g),去皮
消食剂
《证治准绳》
白术炒,二两半 (75g) 木香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 (各22g) 白茯苓二两 (60g) 人参一两五钱 (45g) 神曲 陈皮 砂仁 麦芽 山楂 山药 肉豆蔻各一两 (各30g)
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 紫苏叶 干葛 半夏 前胡 茯苓 各三分 (6g) 枳壳 桔梗 木香 陈皮 炙甘草 各半两 (4g)
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 各三十两 (900g)
理气剂
《伤寒论》
旋覆花三两 (9g) 人参二两 (6g) 生姜五两 (15g) 代赭石一两 (6g) 炙甘草,三两 (9g) 半夏洗,半升 (9g) 大枣擘,十二枚 (4枚)
清热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大黄 朴硝 炙甘草,各二十两 (各600g) 山栀子仁 薄荷去梗 黄芩各十两 (各300g) 连翘二斤半 (1250g)
清热剂
《脾胃论》
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 (各6g) 牡丹皮半钱 (9g) 黄连六分,夏月倍之 (6g) 升麻一钱 (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