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网 www.medtcm.com

分类
方剂名
出处
功用
组方
祛痰剂
《医方考》
瓜蒌仁一两 (30g) 枳实一两 (30g) 陈皮一两 (30g) 茯苓一两 (30g) 、黄芩一两 (30g) 胆南星一两半 (45g) 杏仁一两 (30g) 制半夏一两半 (45g)
清热剂
《证治准绳》
银柴胡一钱五分 (5g) 胡黄连 秦艽 鳖 甲醋炙 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一钱 (各3g) 甘草五分 (2g)
祛暑剂
《温热经纬》
西洋参 (5g) 石斛 (15g) 麦冬 (9g) 黄连 (3g) 竹叶 (6g) 荷梗 (15g) 知母 (6g) 甘草 (3g) 粳米 (15g) 西瓜翠衣 (30g) (原书未着用量)
祛暑剂
《温病条辨》
鲜荷叶边二钱 (6g) 鲜银花二钱 (6g) 丝瓜皮二钱 (6g) 西瓜翠衣二钱 (6g) 鲜扁豆花一枝 (6g) 鲜竹叶心二钱 (6g)
清热剂
《温病条辨》
犀角三钱 (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五钱 (15g) 元参三钱 (9g) 竹叶心一钱 (3g) 麦冬三钱 (9g) 丹参二钱 (6g) 黄连一钱五分 (5g) 银花三钱 (9g) 连翘连心用,二钱 (6g)
治燥剂
《医门法律》
桑叶经霜者,去枝梗,净叶三钱 (9g) 石膏煅,二钱五分 (8g) 甘草一钱 (3g) 人参七分 (2g) 胡麻仁炒,研,一钱 (3g) 真阿胶八分 (3g) 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 (4g) 杏仁泡,去皮尖,炒黄,七分 (2g) 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 (3g)
治风剂
《杨氏家藏方》
白附子 白僵蚕 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
温里剂
《伤寒论》
人参(即党参) 白术 各二钱 干姜 炙草 各一钱
治风剂
《通俗伤寒论》
羚角片 钱半 (4.5g),先煎 霜桑叶 二钱 (6g) 京贝母 四钱,去心 (12g) 鲜生地 五钱 (15g) 双钩藤 三钱 (9g),后入 滁菊花 三钱 (9g) 茯神木三钱 (9g) 生白芍 三钱 (9g) 生甘草 八分 (2.4g) 淡竹茹 五钱,鲜刮 (15g),与羚羊角先煎代水
和解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草微炙赤,半两 (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 (各30g)
祛湿剂
《霍乱论》
制厚朴二钱 (6g) 川连姜汁炒 石菖蒲 制半夏各一钱 (各3g) 香豉炒 焦栀各三钱 (各9g) 芦根二两 (60g)
治燥剂
《金匮要略》
麦门冬 六钱 人参 三钱 炙草 三钱 粳米 三钱 大枣 三钱(劈) 半夏 三钱
泻下剂
《伤寒论》
麻子仁二升 (500g) 芍药半斤 (250g) 枳实半斤 (250g) 大黄一斤 (500g) 厚朴一尺 (250g) 杏仁一升 (250g)
解表剂
《伤寒论》
麻黄二两 (6g) 附子炮 一枚 破八片 (9g) 细辛二两 (3g)
解表剂
《伤寒论》
麻黄三两 (9g) 桂枝二两 (6g) 杏仁七十个 (6g) 炙甘草 一两 (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