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
《医学心悟》
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各二斤 (1kg) 甘草炒 十二两 (375g) 陈皮一斤 (500g)
清热剂
《校注妇人良方》
白芷六分 (3g) 穿山甲 甘草 防风 没药 赤芍药 当归梢 乳香 贝母 天花粉 皂角刺各一钱 (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各9g)
解表剂
《通俗伤寒论》
生葳蕤 (玉竹) 二至三钱 (9g) 生葱白二至三枚 (6g) 桔梗一钱至钱半 (4.5g) 东白薇五分至一钱 (3g) 淡豆豉三至四钱 (12g)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 (4.5g) 炙甘草五分 (1.5g) 红枣二枚
理气剂
《金匮要略》
半夏一升 (12g) 厚朴三两 (9g) 茯苓四两 (12g) 生姜五两 (15g) 苏叶二两 (6g)
和解剂
《伤寒论》
半夏半升,洗 (12g)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各9g) 黄连一两 (3g) 大枣十二枚,擘 (4枚) 甘草三两,炙 (9g)
补益剂
《景岳全书》
熟地黄八两 (240g) 山药炒,四两 (120g) 山茱萸微炒,三两 (90g) 枸杞子微炒,三两 (90g) 菟丝子制,四两 (120g) 鹿角胶炒珠,四两 (120g) 杜仲姜汁炒,四两 (120g) 肉桂二两 (60g) 当归三两 (90g) 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60~180g)
补益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去芦 (9g) 白术 (9g) 茯苓去皮 (9g) 炙甘草 (6g) 各等分
补益剂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当归去芦,酒浸炒 (9g) 川芎6g 白芍9g 熟干地黄酒蒸 (熟地黄已有成品,干地黄即生地黄晒干,(12g) 各等分
固涩剂
《内科摘要》
肉豆蔻二两 (60g) 补骨脂四两 (120g) 五味子二两 (60g) 吴茱萸浸,炒,一两 (30g) 生姜四两 (120g) 红枣五十枚
和解剂
《伤寒论》
炙甘草 枳实破 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各十分 (各6g)
温里剂
《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 (6g) 干姜一两半 (6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15g)
理血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 蒲黄炒香,各二钱 (各6g)
清热剂
《丹溪心法》
黄连六两 (600g) 吴茱萸一两 (100g)
补益剂
《景岳全书》
大怀熟地八两 (240g) 山药炒,四两 (120g) 枸杞四两 (120g) 山茱萸四两 (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 (90g) 鹿角胶敲碎,炒珠,四两 (120g) 龟版胶切碎,炒珠,四两 (120g) 菟丝子制,四两 (120g)
祛湿剂
《简要济众方》
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 (120g)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 (90g) 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 (60g) 炙甘草黄,一两 (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