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
《伤寒论》
麻黄三两 (9g) 芍药三两 (9g) 细辛三两 (6g) 干姜三两 (6g) 炙甘草 三两 (6g) 桂枝三两 (9g) 半夏半升 (9g) 五味子半升 (6g)
温里剂
《伤寒论》
桂枝三两,去皮 (9g) 甘草二两,炙 (6g) 大枣十二枚,擘 (6枚) 芍药六两,(18g) 生姜三两,切 (9g) 胶饴一升 (30g)
治风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乌炮 草乌炮 地龙 天南星炮,各六两 (各180g) 乳香 没药各二两二钱 (各66g)
和解剂
《伤寒论》
柴胡半斤 (24g) 黄芩三两 (9g) 人参三两 (9g) 甘草三两,炙 (9g) 半夏半升,洗 (9g) 生姜三两,切 (9g) 大枣十二枚,擘 (4枚)
祛痰剂
《伤寒论》
黄连一两 (6g) 半夏半升 (12g),瓜蒌实一枚 (20g)
理血剂
《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生地黄 小蓟 滑石 木通 蒲黄 藕节 淡竹叶 当归 山栀子 甘草 各等分 (各9g)
治风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芎 荆芥各四两 (各120g) 白芷 羌活 甘草爁,各二两 (各60g) 细辛一两 (30g) 防风一两半 (45g) 薄荷叶八两 (240g)
祛湿剂
《华氏中藏经》
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 (各9g)
祛湿剂
《伤寒论》
猪苓十八铢 (9g),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15g) 白术十八铢 (9g) 茯苓十八铢 (9g) 桂枝半两 (6g),去皮
祛暑剂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滑石六两 (180g) 甘草 一两 (30g)
补益剂
《小儿药证直诀》
熟地黄八钱 (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 (各9g)
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升麻 芍药 炙甘草 各十两 (300g) 葛根十五两 (450g)
安神剂
《校注妇人良方》
人参 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 各五钱 (各15g) 当归 五味 麦门冬 天门冬 柏子仁 酸枣仁炒,各一两 (各30g) 生地黄四两 (120g)
治风剂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 (9g) 钩藤 (12g) 生决明 (18g) 山栀 黄芩 (各9g) 川牛膝 (12g)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 (各9g)
理气剂
《圣济总录》
天台乌药 木香 小茴香微炒 青皮汤浸,去白,焙 高良姜炒,各半两 (各15g) 槟榔锉,二个 (9g) 川楝子十个 (12g) 巴豆七十粒 (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