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网 www.medtcm.com

木贼muzei

别名木贼草、锉草、节节草、节骨草、响草、接骨叶、笔杆草、笔筒草、擦草、无心草、笔头草、笔管草。

药性

药味甘,苦

归经肺,胆,肝

产地主产陕西、湖北以及东北地区。

【木贼图片】

【入药部位】

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的干燥地上部分。

【木贼的功效】

散风热,退目翳。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木贼的性状】

茎呈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cm,直径约6m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细纵纵棱,平直排列,棱脊上有2行细小的疣状突起,触之稍挂手。节上着生鳞处状合生的筒状叶鞘,叶鞘基部和先端具2圈棕黑色较宽的环。鞘片背面有2条棱脊及1条浅沟。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边缘有20~30个小空腔,排列成环状,内有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气微,味微涩,嚼之有沙粒感。

【木贼的炮制方法】

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