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网 www.medtcm.com

黄帝明堂灸经

·佚名1.21万字

针灸著作。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内容全同。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中的《明堂灸经》及《小儿明堂灸经》的全文,改题此名刊行者。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方法和所治疾痛。并附40余幅腧穴图。现存日刻本。元代时此书辑入《针灸四书》中。

马王堆简帛

西汉·佚名3字

马王堆古墓出土的简帛书籍

医经国小

·佚名4.63万字

尝谓吴陵刘氏纯所辑玉机微义以发明之。复采集名论为初教之资也。并刻之。名曰医经国小。以传其书。首本草。次脉诀。次经络。次病机。次治法。次运气。凡六卷。

服食导饵

·佚名3.31千字

五脏的综合调养,《内经》中总结了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确定了相应食物的食性气味.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佚名10.74万字

针对《金匮》原文颇多错讹或缺漏的现状,故于诠注此书,着重在校订和释文方面下功夫,力求释义清晰、通达,方解亦较简要可取。此书为《医宗金鉴》15个分卷之一。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佚名4.39万字

卷上论处方、合和、服饵、用药、畏恶相反、服药食忌、炮炙,卷中论中风、伤寒、瘴疟、伤寒十劝,卷下论诸气、痰饮咳嗽、诸虚、积热、泻痢、痈疽、妇人及小儿诸疾。

增订十药神书

·佚名8.60千字

收录10个治疗虚劳吐血的经验方。此书以周杨俊最初刻本为底本,增加程永培评注、陈修园详注、林寿萱歌括、潘霨眉批。

炙膏肓腧穴法

不详·佚名3.81千字

炙膏肓腧穴法是中医按摩穴位,出自孙真人《千金方》论。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不详·佚名1.52万字

是妇人别立方法,俾能自调摄之,所谓尽善尽美也。凡此之病,中风则病风,感冷则病冷,久而不治,崩漏带下、七 八瘕可立而待,即成痼疾。若能治病于未然。

张氏妇科

不详·佚名6.99千字

今予得之医论十三篇而无遗症。胎前产后各各辨明,与诸家用药大有不同,传与当世医者,庶免妇女之大难。得此书者,当存好生之心,勿秘可也。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佚名15.52万字

全书共二十卷,载证论一百条。卷一,首列“医工论”,对医生提出“正已”、“正物”的要求:次列“禀受论”、“初生论”等,论述小儿生理禀赋。

幼科概论

·佚名3.19万字

光致所讲幼科,注重在实用二字,不尚虚文。以自己二十余年临证延医之经验,兼采各家学说医理,简易明通。于临证实用者,均采集不嫌其浅俗,以求对于病者实用,对症治疗。

陈氏幼科秘诀

·佚名1.12万字

是一本中国古代医书,专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该书详细记载了各种儿科疾病的症状、疗方以及预防措施,为后世儿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专治麻痧初编

·佚名6.62万字

痘疹麻痧类皆象形而名之也。惟麻痧证变幻莫测,向无专书,古人名言半多散见于痘科书中。且患家视为泛常,以谓风痧轻证,每多忽略,避忌漫不经心,迨至凶陷告危,无从挽救,追悔何及。纵使天数,当然究由人事之未尽耳。

古代房中秘方

·佚名1.31万字

主要介绍古代房中家谈性交姿势夫妇性生活的和谐,是离不开正确的性交姿势与体位的。人类生殖过程有两个大的方面。

喉舌备要秘旨

·佚名1.73万字

全书分喉部、口部、牙部三部分。喉部为全书主体,论喉痹症、喉症总论、辨喉症经络治法三篇实为全书的总论,论述较详;喉科辨证篇,以咽喉病症为主,还包括口、舌、牙齿诸病症,凡四十三种。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佚名8.94千字

主要涉及跌打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方剂。这些秘方由少林寺僧人传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伤科治疗体系,包括正骨、点穴、固定、辨穴用药、锻炼等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药方和手法。

异授眼科

·佚名1.53万字

本书首载眼病证治、歌赋及眼科验方的配制,从多个角度和学术论点,研究剖析了眼科疾病的预防、治疗、用药、制药等信息。

急救良方

·佚名2.99万字

书中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加以增删订正而成。内容以急救为主。全书共分五绝死、虚劳诸风、伤寒时疫,中诸毒等39篇。与《摄生众妙方》合刻问世。

明目至宝

·佚名3.43万字

首述眼科基础理论及辨证施治原则,作者或引伸前贤之说;或直抒己见。于病因则倡陈无择“三因”之说;于证治则立论于肝胆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