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卷,详细讨论了胎前、临产、产后诸病的病因证治,提出了“凡妇人受胎之始,有以固其根;临产之际,有以防其变;既产之后,有以保其生”的见解。阎纯玺通过参照前人的临床经验,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撰写了这部作品。
该书在用药上是以“胎前病专以丹溪安胎饮化裁;治产后病则以生化汤灵活变通”为特点,立方简明,切合临床,便于掌握,是实用性很强的中医妇产科临床参考书。
又名《胎产金针》。二卷(又有三卷及四卷本)。清·陈笏庵撰。刊于1796年。书中共载胎前34症,临床4症,产后47症,并记述难产救治调护各法。后附保婴要诀,记述初生儿的护理。
为女科专辑,分治法总论、调经门、杂证门、胎前门及产后门五大类。作者认为陈自明“所辑多上古专科禁方,具有源流本末;而薛氏(指薛己)一切以己意芟除变乱,使古方自此湮没”。
其书于胎前产后证治靡不备具,且简而赅,约而括,诚临证之导师,治疗之绳墨。浏览已,久思以公诸于世,乃倩越友三三医报社主任裘吉生先生刊印流通,饷我同人,未必无小补云尔。
主要讨论产科问题,包括孕期保健、分娩过程、产后护理等,强调预防疾病和正确处理难产的重要性。庄一夔的《遂生编》和《福幼编》则分别关注婴儿的护理和儿科疾病的治疗。
该书记载了钱氏世传女科验方,其遵叔和之脉,述仲景之书,本之《大全》,继之《良方》,恭之《产宝》诸书,治百病之源,其法简约明允,药味少而精,苟得有效,名曰《试验录》,传之于后人也
前十卷论述初生婴儿护养法、儿科疾病诊法、变蒸、五脏主病以及幼儿内科杂病的证治。后十卷主要论述有关幼儿外科、皮肤科及痘疹等病证治及医案。
无忌先生所撰《保幼新编》也。论症制方最为详备,而世医之等视文具流传烂纸。训恐久而漫灭,荡瓶钵,付剞劂,幸先生之惠一言,弁诸首也。
小儿病证共分三十六门,每门先有详细讲解,次则各证必分其种类,各病必究其原因,对证下药,无庸假借,古方固不可磨灭,然参以数十年临证经验治之而应如桴鼓者,不敢不笔之于书。
分为九章,凡十万言,其中每述一病,必详其来由及病理,于证状及治法,尤三致意焉。惟冀他日剞劂既成,稍补于世而不弃于知者,于私愿为己足。至于整理学术,抉微阐奥,级深梗短,愧余未能,固祈后来者之有以教之也。
一卷。清·芝屿樵客撰。撰年不详,本书将儿科疾病分别按表、里、寒、热、虚、实予以论证,说理清晰透彻,方药法度严谨,并有辨惊风之误一文,认为古无惊风之名。
人之所爱。莫有过爱子者也。而受之至。不能无所忧。忧之至。莫有过忧其疾者也。唯其疾是忧。不知所以除之之道而可乎。传云。有疾不择医。为不慈不孝。夫苟饮免不慈不孝之讥。且莫如择医之良矣。
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予以阐述,每问一证,必究其受病之源,详其治疗之法,列方886首。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论述详尽,其中麻疹和水痘的鉴别与治法尤详.。
3卷。刊于1622年。此书重点阐述婴童常见疾患,如变蒸、撮口、脐风、胎毒等病证之辨证论治。卷末附治杂症日用补遗方。
全书共二十卷,载证论一百条。卷一,首列“医工论”,对医生提出“正已”、“正物”的要求:次列“禀受论”、“初生论”等,论述小儿生理禀赋。
上卷总论推拿的治疗作用及儿科疾病的诊断方法,中卷阐述胎毒、惊风、伤寒、呕吐等17种儿科常见病证的证候、病因及其推拿治疗方法。下卷收录上述病证内服和外治方剂180余首。
书中首论痘疹的病原, 认为五脏六腑秽液或皮膜筋之秽液皆为发痘疹之毒。次论辨证和治法,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
本书汇集整理宋以前儿科学成就,取材广博,立论严谨,具有较为可崇的参考价值。全书按病分为547门,凡所引征皆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