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各不同部位、穴位损伤后的轻重症状表现、治疗原则、用药要诀、主方、预后等。载汤剂方三十首,丹、丸、散剂二十四首,外敷方十九首,熏洗方二首,药酒方三首,吐药方一首,共计七十九方。
全书首列“治法总论”,分“穴位论治”和“通用”两大部分;次列“用药歌”、“血头行走穴道歌”、“左右论”及“药中禁忌”以及孙氏(清孙应科)的注论;再根据不同损伤部位分列(全身、头面、身中、脊背、腿足、金疮、通行)七门。
是书称禁书耶?因禁故秘之也。夫谓之曰∶秘闭之不欲传也。书则为大道之公也,何以不发,于焚烧乎!非耶!称之曰禁者,出自朝廷宫禁之中也,非使禁之而不行也。
夫金疮者,木乃春之权,金乃秋之令。春则万物发生,故曰春,属震,以为东方甲木之气。秋则万木凋零,故曰金,属兑,以为西方庚金之气也。金疮者,乃刀斧剑刃之所伤,故曰金疮。
该书论述眼病的病因病机非常精辟而又详尽称著,被誉为“眼科之指南,医林之圭臬”。论及全身病兼目疾又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其学术理念对后学深有影响。
书中论五轮八廓及各种眼病的证治,并附多种眼病图,详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除内服方药外,尚有洗、点、针劆等外治法。并附眼科诸病治疗方剂、金针拨翳障法、药方歌诀以及眼科常用药的药性论等。
本书共5卷,搜方167首,分载有关治疗伤寒、中风、痢疾、霍乱、虚损、疮疽、痔漏、癣疥等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的方剂。
外科著作,一卷。南宋李迅撰,成书于庆元二年(1196)。原书已佚,今传世者乃清修《四库全书》时,自明《永乐大典》中辑出。
属于外科,侧重于疮痈方面的方剂书,篇幅不大,字数不多。这件手抄稿已经历经285年,虽然扉页有些缺损,但内容完整,这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叶,至今没有失传实为庆幸!
系儿科著作,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又名《师巫颅囟经》。自《唐·艺文志》以上皆无此名,至《宋·艺文志》始有师巫《颅囟经》二卷。
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全书共八卷,对360种食物的性味、相忌、相宜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是一部专论饮食宜忌的养生专著。
作者精内、外、喉三科,尤长于外科,认为外科实难于内科,须精通内科医理、熟谙诊断及用药,方 能取效。故本书虽为外科医案,却不难看出实为融贯众科以为辅助。书中记述疔毒、瘰疬、流注等42种外科病症的治疗。
书中简要地介绍了麻疹的病原、脉证、各种兼证、禁忌以及备用诸法等。
本书卷一-二系将《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的(麻)疹门作了补充注释。卷三-四为附采诸家麻(疹)后证治,引述前代麻疹著作中有关麻疹的合并症、后遗症的证治等内容。
本书系参考多种麻疹专著,予以删补编订而成。卷一总括麻疹及其辨证治疗、常用药物等;卷二-四介绍麻疹发病每阶段的证候与变证的具体治法。全书共108篇。
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多种病证,收载病案约400例。治外感病能融会伤寒与温病的辨证治法。治疑难重症,能依据辨证要点而圆机活法。
本书系作者临证三十年间部分临床经验及理论认识的汇集,全书共八十一篇,分作九个部分。其中包括疑难杂症的治验病例;屡奏捷效的达药验方;独具匠心的诊脉方法;治疗癌症的心得体会等。
医案著作。三卷。清.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汇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本书卷一至卷三载内、儿病案七十一则,卷四载妇科病案二十三则。袁氏医术精湛,辨证体切,用方工稳,每述一病,剖析颇详,反复推敲,以阐明其审症用药之理。